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世界观察:纪录片《宋之韵》解说词文本10 第十集 多面词人

发表于: 2023-01-25 20:08:37 来源:哔哩哔哩

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谁复月夜,挑灯补衣。贺铸一生尚气任侠又敏感细腻。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也同时灌注在他的作品中,以多样的风格成就其词坛盛名。

第十集 多面词人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/贺铸(约公元1052年-公元1125年)/

/《影刊宋金元明本词》/

贺铸原籍文士辈出的绍兴,生长在河南辉县百泉,是京剧《贺后骂殿》里那个贺后的娘家晚辈人,又自称是晚年隐居镜湖的盛唐诗人贺知章的后裔。据说他相貌奇丑,当时人称他“贺鬼头”。

按他的社会地位和社交圈子,他本来应当在官场一帆风顺。可惜他生性高傲,任侠尚气,不管什么达官贵人,话不投机就敢叫人下不了台。于是他一生不得志,只做过几任小官。

/山西晋祠 宋 圣母殿/

不过,他的词名在北宋后期倒是有口皆碑的。既然他以豪侠自命,又曾担任过武职,四十岁以后才改任文官,这就使他对生活的开掘要比别人广一些。

/山西晋祠 武士像/

他在《六州歌头》这首词中说,“少年侠气,交结五都雄。肝胆洞。毛发耸。立谈中。死生同。一诺千金重。

年轻时有一股侠客的义气,结交的都是通都大邑的杰出人物,与人肝胆相照。路遇不平,立时就能怒发冲冠。哪怕跟人站着说上一会儿话,只要说得投机,就能一诺千金,甚至以生命相许。

推翘勇。矜豪纵。轻盖拥。联飞鞚。斗城东。轰饮酒垆,春色浮寒瓮。吸海垂虹。

(《六州歌头·少年侠气》)

公认是最勇敢的人,自己也以狂放不羁自豪,一出来就车马一大群,在京城里并驾而行,在酒店里起哄狂饮,一瓮一瓮的酒一饮而干,就像长虹吸海一样。

在另一首《小梅花》中,他慷慨悲歌:

缚虎手。悬河口。车如鸡栖马如狗。

白纶巾。扑黄尘。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?

衰兰送客咸阳道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
/河南开封 宋 铁塔/

手能缚虎,口若悬河,一个能文能武的英雄人物,坐的却是鸡窝一样的马车,驾车的马小得像狗。我辈岂是普通人,怎么就在黄尘中奔走,找不着出路呢?

贺铸这一类词在北宋算是凤毛麟角,而对南宋一些词人,像辛弃疾和辛派词人,则有示范作用。贺铸堪称北宋第一的,还不止这个。

砧面莹,杵声齐。捣就征衣泪墨题。寄到玉关应万里,戍人犹在玉关西。

(《杵声齐·砧面莹》)

边堠远,置邮稀。附与征衣衬铁衣。连夜不妨频梦见,过年惟望得书归。

(《捣练子·望书归》)

/河南 开封/

边境上有征人,内地就会有思妇。唐代的边塞诗人就擅长写这种思妇题材,边塞诗是唐诗中最耀眼的一朵奇花。

宋代由于对外总是妥协投降,根本没有创作边塞诗词的气魄,因而贺铸这几首写思妇的词,与前面介绍的范仲淹的《渔家傲》一样,就显得特别珍贵。不过,这两首词与唐诗相比,毕竟缺乏震撼人心的力度。

上片说,妻子给驻守边疆的丈夫寄衣服,“寄到玉关应万里”。寄到玉门关就是千里万里,而况丈夫出了玉门关,还有千里万里。这实际就是说,能不能寄到,根本没有把握。

下片则说,“连夜不妨频梦见”,就算天天晚上都能在梦里相见,那也是空的,今年又白等了一年,音信全无。“过年惟望得书归”,但愿过了年能有信寄回来。

词中展示的,只是一丝无可奈何的悲哀。而李白的《子夜吴歌》则说:

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

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。

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

就连妻子思念出征的丈夫,也要感叹一声“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”,也带几分英雄主义的气概。

/《宋诗选》/

/河南开封 龙亭/

贺铸不光词写得好,诗文也很有名,只可惜多已散佚。他有一首歌颂寇准人格高大的七律,诗题说有人拿一幅寇准的画像挂在驿舍里,诗人看了大为感动,于是写了这首诗。

/陕西渭南 寇准像/

/陕西渭南 寇准墓/

尽管贺铸感到寇准“凛凛英风万世孤”(《客有携寇莱公真挂于驿舍傍题云今作閰罗王概》),使他“忽瞻容貌涕洟俱”。末联很别致,“不烦摇扇苍蝇去,一片寒冰挂座隅”。

有寇准的画像挂在驿舍里,就像放了一块冰,不用摇动扇子赶,苍蝇也不敢过来,以此来形容寇准一身正气,有震慑的威力,使苍蝇似的小人不敢不有所收敛。

不烦摇扇苍蝇去,一片寒冰挂座隅”,写寇准的“凛凛英风万世孤”,从侧面切入,写得可谓一笔到位,有很强的震撼力。

不过,贺铸词的主导风格还是用浓丽精致的语言来写用恋情的那一类,造语艳丽,又显得很典雅,这才是他最有特色的地方。下面这一首是他的代表作:

凌波不过横塘路。但目送、芳尘去。锦瑟年华谁与度。月台花榭,琐窗朱户。只有春知处。

飞云冉冉蘅皋暮。彩笔新题断肠句。试问闲情都几许。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。梅子黄时雨。

(《青玉案·凌波不过横塘路》)

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在门外看见一女子向他走来,但走到半路上又折了回去,于是他目送那女子一步步走远,终于看不见了。

然后词人就想象,这女子可能住在哪里呢?“月台花榭,琐窗朱户”,那住处一定非常幽深偏僻,大概只有春天才能找到吧。

/《影刊宋金元明本词》/

这首词很像现代诗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《雨巷》,其中一节说:

像梦中飘过

一枝丁香地

我身旁飘过这女郎

她静默地远了

远了

到了颓圮的篱墙

走尽这雨巷……

/贺铸(约公元1052年-公元1125年)/

戴望舒诗中那个像梦一样凄婉迷茫的女郎,与贺铸词中这个“凌波不过横塘路”的女子,其实都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朦胧的渴望与追求。

《踏莎行》也是贺铸的名词:

杨柳回塘,鸳鸯别浦。绿屏涨断莲舟路。断无蜂蝶慕幽香,红衣脱尽芳心苦。

返照迎潮,行云带雨。依依似与骚人语。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。

这首词借迟开的荷花起兴,曲折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失路的悲哀。荷花开在夏天,跟春天无缘,所以说“当年不肯嫁春风”;可是因为开得晚,开在秋天,结果刚一开,就已是秋风乍起,就到了凋谢的时候,所以说“无端却被秋风误”。

在杨柳依依的回塘、鸳鸯游泳的浦口,绿萍迅猛繁殖,把荷花裹在中间,赏花人就是坐船也划不进去。由于冷落,就连蜂蝶也不往这里飞,荷花于是而自开自落。

别人不来,可骚人(也就是词人)还是来了。将谢未谢的荷花于是凄然地望着词人,好像说“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”。这两句词所表达的,比千言万语的牢骚所希望表达的还要全面。

在人生这个永远在选择又永远在舍弃的过程中,当我们后悔因选择失误而造成不愉快甚至是终身遗憾时,我们很自然就会叹息一声“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”。

下面这首悼亡词,也是贺词中的珍品:

重过阊门万事非。同来何事不同归?梧桐半死清霜后,头白鸳鸯失伴飞。

原上草,露初晞。旧栖新垅两依依。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?

(《鹧鸪天·重过阊门万事非》)

/江苏苏州 枫桥/

词人在苏州有一处旧居,后来妻子死在这里,他也就离开了。一年后,大概是周年祭回来扫墓吧,“旧栖新垅两依依”,旧居和新坟都使他心情无比沉重。

晚上他又睡在这所房子里,正遇上下雨,由不得想起曾经有一回,也这样雨声淅沥,妻子在一旁补衣的情景。他悲从中来,于是开始构思这首不朽的悼亡词。

说“重过阊门万事非”,其实苏州一切如旧,唯一的变化就是词人的妻子死了。因而下句说“同来何事不同归”,这椎心泣血的一声质问,是对往事的无法抛开,也是对眼前事实的无法接受,包含了无限的凄楚。

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”,这是饱含着血泪的回忆,使读者不由自主要随词人一同跌入灵魂失重的悲哀。

中唐诗人元稹的悼亡诗《遣悲怀》说,“诚知此恨人人有,贫贱夫妻百事哀”,是审美冲击波至今没有减弱的名句。

/四川眉州 三苏祠/

我们还会想起苏轼的悼亡词来,词中说的正是“贫贱夫妻百事哀”:

/四川眉州 苏轼造像/
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
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唯有泪千行。

(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)

词中“相顾无言”的细节是最为震撼人心的。

贺铸这首词,其震撼人心之处,也就在“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”的细节描述。

重过阊门万事非。同来何事不同归?梧桐半死清霜后,头白鸳鸯失伴飞。

原上草,露初晞。旧栖新垅两依依。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?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冰洋公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